液氮經過汽化器后的壓力范圍主要取決于汽化器類型、入口壓力、溫度控制及下游系統需求,其核心影響因素與典型參數如下:
液氮的汽化壓力本質上是其飽和蒸氣壓隨溫度變化的結果。根據熱力學數據:
-
-196℃(標準沸點):飽和蒸氣壓≈101.325
kPa(大氣壓)
-
-150℃:飽和蒸氣壓≈1
MPa
-
-100℃:飽和蒸氣壓≈4.5
MPa
-
臨界溫度
- 147℃:飽和蒸氣壓≈3.39 MPa(此時氣液兩相無法區分)
實際應用中,汽化器出口壓力受以下因素制約:
汽化器設計壓力:例如空溫式汽化器通常設計為
1.6 MPa,而加熱式汽化器(如水浴式)可達 40 MPa。
-
入口壓力:若液氮儲罐壓力為
0.8 MPa,汽化器出口壓力通常接近此值。
-
下游背壓:管網或設備需求壓力(如
0.5 MPa)會通過調節閥限制出口壓力。
-
壓力范圍:0.8-1.6
MPa
-
基礎款:環境溫度
20℃時,出口壓力約 0.8-1.2 MPa(受限于空氣傳熱效率)。
-
高壓型:設計壓力可達
1.76 MPa,實驗壓力 2.4 MPa,極限壓力 8.0 MPa。
-
特點:無需外部能源,但低溫環境(如北方冬季)可能導致壓力下降,需搭配自增壓系統。
-
電加熱
/ 蒸汽加熱:
-
工作壓力:0.8-40
MPa
-
典型案例:水浴式汽化器在化工行業中,通過控制熱水溫度可將壓力提升至
40 MPa,但需匹配儲罐設計壓力(如 2.5 MPa)。
-
強制循環式:
-
壓力范圍:1.5-2.5
MPa
-
應用場景:醫療行業需穩定供氣(如
0.5 MPa),通過 PID 溫控實現壓力精準控制。
-
壓力范圍:0.8-1.2
MPa
-
原理:利用儲罐內液體自蒸發產生的氣體回流增壓,配合調節閥維持穩定壓力。
-
局限性:流量較低時(如
< 50 m3/h),壓力波動可能達 ±0.1 MPa。
溫度升高會顯著提升液氮汽化后的壓力。例如:液氮從
- 196℃加熱至 - 150℃時,壓力從 0.1 MPa 升至 1 MPa;繼續加熱至 - 100℃,壓力可增至 4.5
MPa(受限于飽和蒸氣壓特性)。
-
入口壓力主導:若儲罐壓力為
0.8 MPa,汽化器出口壓力通常為 0.7-0.8 MPa(考慮管道阻力損失)。
-
背壓限制:若下游設備僅需
0.5 MPa,會通過減壓閥將出口壓力穩定在此值,多余壓力通過安全閥泄放。
-
安全閥設置:空溫式汽化器安全閥開啟壓力通常為設計壓力的
1.1 倍(如 1.6 MPa 設計壓力對應開啟壓力 1.76 MPa)。
-
爆破片保護:在極端超壓(如設計壓力的
1.5 倍)時破裂,防止設備爆炸。
應用場景
|
汽化器類型
|
出口壓力范圍
|
關鍵設計參數
|
醫療
/ 實驗室
|
空溫式
+ 自增壓
|
0.5-0.8
MPa
|
溫度補償設計(-40℃~+50℃)
|
化工反應釜供氣
|
蒸汽加熱式
|
1.5-4.0
MPa
|
316L
不銹鋼換熱管 + SIL3 安全認證
|
半導體晶圓制造
|
電加熱
+ 精密溫控
|
2.0-5.0
MPa
|
鍍金膜片抗氫氟酸腐蝕
|
工業管道輸送
|
空溫式
+ 調節閥
|
0.8-1.2
MPa
|
防風等級
12 級 + 抗震 8 級
|
航空航天燃料系統
|
高壓水浴式
|
10-40
MPa
|
鈦合金換熱管
+ 真空絕熱層
|
-
多級調壓:
-
一級調壓:通過汽化器自帶減壓閥將壓力降至中間值(如
2.0 MPa)。
-
二級調壓:用戶端用精密減壓閥實現
±0.01 MPa 的壓力穩定性(適合高精度場景)。
-
溫度補償:
空溫式汽化器在環境溫度低于
- 10℃時,需啟動輔助加熱(如電伴熱),避免因傳熱不足導致壓力下降。
-
流量匹配:
流量增加時需對應提升壓力以維持穩定供氣。例如:流量從
100 m3/h 增至 200 m3/h,若溫度不變,壓力需從 1.0 MPa 升至 2.0 MPa(需匹配汽化器換熱能力)。
-
超壓風險:
-
預防:每季度檢測安全閥起跳壓力,確保符合設計值;定期用氦質譜檢漏(漏率≤1×10??
Pa?m3/s)。
-
應急:壓力超設計值
1.1 倍時,安全閥自動開啟,同時關閉入口閥門。
-
低溫脆化:
汽化器與管道材料需選用
304L 不銹鋼或 5083 鋁合金(-196℃下仍保持韌性),避免使用普通碳鋼。
液氮經汽化器后的壓力范圍可從0.1
MPa(常壓)到 40 MPa(高壓系統),核心取決于:
-
汽化器類型(空溫式適合
0.8-1.6 MPa,加熱式可達 40 MPa);
-
溫度控制(升溫顯著提升壓力,受限于飽和蒸氣壓特性);
-
系統需求(下游背壓決定實際輸出壓力)。
實際應用中需根據場景匹配汽化器設計壓力,并通過多級調壓與溫度補償確保壓力穩定,同時滿足安全規范。